5200小说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玄幻奇幻 >三国之霸天下 > 第112章 广宗争雄

第112章 广宗争雄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
此计确实太妙,杨奉大喜道:“伯识之计甚妙。”于是杨奉立刻修书一封派人快马连夜送往并州。

次日一早,在袁绍大喝声下,战鼓擂响,杀伐声四起,鼓声震天,袁军从四面八方涌来,开始攻城。杨奉城中早有准备,各种守城物具一应俱全,根本不怕袁军攻城。杨奉命令太史慈守南门,典韦、韩莺、韩鹂守西门,武安国、韩凤守北门,自己亲守东门,全力抵御袁军攻势。

东门,只见袁军擂起攻城战鼓,大军如潮水般涌来,飞矢、火箭铺天盖地,杨奉忙令士兵全躲到城垛之后。待袁军箭歇,架着临时浮桥前冲之时。杨奉果断下令:“弩手,弓箭兵还击,灭火队灭火。”

同时,杨奉身先士卒,和众士兵冒着箭雨,用力来推翻敌军架起的云梯。随着云梯一个个倒下,不断有袁军士兵惨叫着从半空跌落。在惨重的伤亡代价下,终于有袁军士兵登上城头,不过马上被青州军一刀砍飞,血洒成雾。

广宗攻守战激烈的进行着,城墙上刀光剑影,不断有鲜血从城头洒落,城墙也被染得通红,几乎个个城垛口,都有两方的士兵拼命搏杀。双方死亡人数不断攀升,疯狂惨烈的场景更是让人惊心动魄、热血沸腾。

杨奉一听,便知道徐宣心中已有良策,忙道:“伯识既有良策,不妨说与众人听听。”

徐宣一惊,心想主公果然厉害,竟然已经猜到我心中已有计谋,心中对杨奉的佩服更是提高,道:“我军虽然连胜,然而却未能动及袁军的根本,即使强胜之,只会两败俱伤,而且冀州之地,北有公孙瓒,南有曹操,乃是四战之地,如何能以残兵守之,甚至还可能会危及到青州之本。”

杨奉听后,暗觉有理,虚心请教道:“以伯识之见,我军下一步应当如何?”

徐宣道:“袁绍新得冀南数郡,民心未稳,必然不愿与我军在此长耗,到最后也只是连败两场,进退不得。进一步说,袁绍现有大军十万,纵使主公能将袁绍灭在此地,也会使我青州实力大损,于主公日后霸业不利。现冀北已经归主公所有,只是甄家却落入袁绍之手,关键是甄家与主公已有婚约,若是弃之不顾,恐怕如后为天下人耻笑,有损主公的威名,这便是主公之难处?”

杨奉心中早就是一百个愿意,只是这话不便从自己口中说出来,此刻俆宣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,杨奉自是大喜,口中却道:“伯识此言正合我意,正所谓鹤蚌相争,渔翁得利,若是我军同袁绍在此相持,正是周边诸侯所想,更会趁我和袁绍两败俱伤之时从中取利。”

最令袁军感到头疼的却是负责守南门的太史慈,太史慈站在城头,手持弓箭,专射抬着云梯冲在最前面的士兵,随着抬云梯的士兵一个个中箭倒地身亡,致使开战一个时辰之内,竟然没有一个云梯能够架在城墙之上,更不要说登梯攻城了,太史慈的神箭对袁军士气是一个致命的打击,而青州军却是士气大振。

激战近一天,广宗城依然固若金汤,袁军虽然数次有少量的士兵攀上城头,但结果却是被城头守军一刀砍死,踢下城头。袁军猛攻一天后,抛下了五千多具尸体后,再次如潮水般退去。杨奉和众守军终于松了一口气。

接下来几天,杨奉更是准备了大量的守城装备,并且在杨奉、典韦、太史慈等人身先士卒的带领下,青州军个个英勇奋战,士气如虹,广宗城虽然易攻难守,但是袁军始终没能大规模的登上广宗城头,每次都被青州军杀退。

转眼十天过去了,两方战事呈胶着状态,互有伤亡,相持不下,不过青州军毕竟训练有素,兼之又是守方,除了第一天伤亡一千人多外,后面几天每天的死亡人数全在五百左右,而袁军每天都有伤亡三千左右的“战果”。

徐宣又道:“主公所说正是此中关键,只是这停战的理由确是难找,既不能弱了主公名头,又不能使袁绍察觉。”

杨奉道:“伯识无需担心,我军只需坚守数日,待子龙打败了公孙瓒,长安必会有使者前来调停。”

徐宣闻言,微微一愣,顿时明白过来,满脸佩服道:“主公料事如神,徐宣真是佩服。”

杨奉道:“伯识方才所思之计可速速讲来。”

徐宣道:“袁本初此次为图冀州,尽起河内之兵,河内必定空虚,主公可修书一封派人送到并州,请丁并州派一员上将陈兵箕关,袁绍必然担心陷于两面夹攻,首尾不能相顾之局,自然会派人将甄家送还,则广宗之围可解。”

小说APP安卓版, 点击下载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